tags: 藏象/奇恒 女子胞
pages: 083 084
aliases: 胞宫,子宫,子脏,胞脏,子处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天癸、经脉以及脏腑有着密切联系。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的一种精微物质。在“天癸”的促发下,女子胞发育成熟,月经来潮,应时排卵,为孕育胎儿准备条件。
肾中精气的盛衰直接影响天癸的产生与衰竭,对女子胞的发育和生殖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月经的来潮,胎儿的孕育,均依赖于血液,而心主血、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而统血,当其功能失调时,均可引起女子胞的功能失常。肝失疏泄,气机不调,可出现月经紊乱、痛经等;若脾虚气血生化乏源或肝血亏虚,胞宫失养,可出现经少、经闭或者不孕等病证;若脾不统血或肝不藏血,可导致月经过多或者崩漏等病证。
冲脉上渗诸阳,下灌三阴,与十二经脉相通,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又为“五脏六腑之海”。脏腑经络之气血皆下注冲脉,故冲脉又称为“血海”。冲脉血海蓄溢十二经之血,胞宫得以溢泄经血,孕育胎儿。任脉为“阴脉之海”,蓄积阴经之血,一身阴经之血经任脉聚于胞宫,妊养胎儿,故称“任主胞胎”。任脉气血充盛是女子胞主持月经、孕育胎儿的生理基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方能有子。所以,胞宫的作用与冲任二脉的关系更加密切。督脉为“阳脉之海”,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一行于身后,一行于身前,交会于龈交,其经气循环往复,沟通阴阳,调摄气血,并与肾相通,运行肾气,从而维持胞宫正常的经、孕、产的生理活动。“带脉下系于胞宫,中束人身,居身之中央”《血证论·崩带》
。带脉既可约束、统摄冲任督三经的气血,又可固摄胞胎。十二经脉的气血通过冲脉、任脉、督脉灌注于胞宫之中,而为经血之源,胎孕之本。女子胞直接或间接与十二经脉相通,禀受脏腑之气血,泄而为经血,藏而育胞胎,从而完成其生理功能。